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新闻 > 正文内容

电子纸与畅享用眼健康时光

epia2年前 (2023-06-08)产业新闻1142

是否被温馨提醒过,不要坐的离电视太近? 


这时多少都了解到长时间盯着屏幕看可能对眼睛不太好,但是为什麽呢?


※文章翻译自电子纸与畅享用眼健康时光 

https://go.eink.com/download-our-whitepaper-healthier-screen-time

人们开始担忧盯着屏幕与眼睛健康之间的关系,大概可以追溯到 1960 年代,当时研究发现,早期彩色电视机中的阴极射线管 (CRT) 所发出的 X 辐射,足以引起人们的担忧。


美国在1968 年《健康与安全辐射控制法》建议观看电视的人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屏幕前,并始终与屏幕保持至少六英尺(相當於183公分)的距离。

 

在现代,出现了一系列颠覆性趋势而且相互交织,使得早期的这个警告似乎有些陈旧过时了。


其中因素包括屏幕技术和计算能力的巨变与新媒体消费习惯。在屏幕技术稳步发展的同时(第一个实用的发光二极管,或 LED,是在 1962 年被创造出来),最大的技术变革始于 2000 年代初。时尚的平面液晶显示器 (LCD) 的价格下降并开始大规模取代笨重的阴极射线管CRT屏幕。

 

很快,这些明亮吸引人的屏幕,结合不断提升的计算能力,可提供大到足以装置在客厅,或小到可以装在口袋里的产品。与此同时,互联网的迅速崛起催生了一场媒体革命。仅仅在十年间,Facebook、YouTube、Google 和其他数十个媒体平台相继问世,迅速融入我们的日常生活。少数几个主要网络已经演变成了成千上万种媒体选择的大杂烩,我们几乎随时随地都在沉迷其中。

 

这个关于品尝美食的比喻实际上是有依据的。研究人员发现,使用互联网媒体会释放多巴胺,这是一种与品尝美食时释放的化学物质相同的物质,作用于大脑的快乐中枢。难怪普通人每天平均要查看手机85次。当然,大多数类型的数码屏幕都会带来另一种危险,四分之一的交通事故发生在开车时使用电话。


连续且大量的人造光,特别是蓝光光谱,比大多数人意识到的更加有害。而现在的手持设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我们的眼睛,持续照射的时间也更长。

 

研究表示,蓝光的光毒性会对眼睛中的视网膜细胞造成危害。此外,研究人员很早就发现,睡前接触蓝光会降低睡眠诱导激素褪黑激素的分泌水平,从而破坏生物钟的节律。因此,进入睡眠状态要花更久的时间,恢复性快速眼动 (REM) 睡眠的时间更少。睡眠质量差会增加患上各种健康问题的几率,包括癌症。

 

哈佛公共卫生学院最近的一项研究为对蓝光危害的理解带来了新的层次。在详细介绍研究方法和发现之前,了解一下蓝光到底是什么,以及为什么它对我们的视力威胁比以往更为明显,将会对了解研究有所帮助。

蓝光知识学堂

蓝光是自然光的一部分,人类并没有创造它。光是由一系列被称为光子的电磁粒子组成,以波动的形式传播。这些波的尺寸非常微小,只有几百纳米(nm)长。以此为参考,一纳米是一米的十亿分之一长度。


地球接收到的阳光覆盖了广泛的波长范围。这个范围被称为太阳光谱,从最短的紫外线(UV)到最长的红外线(IR)。在这个光谱的中间是可见光,从380纳米到730纳米。光的波长越短,能量就越高。可见光谱中能量最高的是蓝紫色,紧邻紫外线(UV),因此被称为高能可见光(HEV)(400纳米到500纳米)。太阳的颜色是白色,但是天空呈现蓝色是因为太阳的蓝光波长在空气分子中散射最多。


通常,反射作用可以保护我们的视网膜免受直接阳光或其他过多的光线的伤害。例如,我们的瞳孔会收缩,我们会眨眼和眯起眼睛。通常,我们会避免直接看太阳。


人眼会努力保护自身免受有害的蓝光伤害,但是过度使用大部分的数码设备可能会削弱我们的自然防御能力。



人眼会努力保护自身免受有害的蓝光伤害,但是过度使用大部分的数码设备可能会削弱我们的自然防御能力。


人类眼睛这些保护机制已经演化出来,从一个阴霾夏日的冷白光到日落时的温暖橙光,以应对各种自然日光光谱。大多数数码设备屏幕的问题在于它们的光源—LED,其光谱与自然日光截然不同,它的组成大部分是强烈的窄光谱蓝光与较弱的宽谱黄光。


实际上,发光二极管只能发出蓝光,但它被一种荧光涂料覆盖,将一部分蓝光转化为黄光。在我们的眼中,这种巧妙的蓝光和黄光的混合看起来就像是纯白光。然而,我们的眼睛并不知道被愚弄了。与自然光相比,典型LED的光谱可能含有高比例的高能可见光,但看起来仍然和自然光一样是白光。


自然日光和白色LED产生的人造日光的相关色温和颜色外观有所不同。


蓝光对视网膜的损伤来自两种情况:

一、短时间内观看极其明亮的光源

二、较长时间内观看亮度较低的光源

 - 伯克利实验室


当我们盯着这些屏幕看的时候,我们眼睛的保护机制,就没有在应对自然光时那么有效了,长时间使用屏幕甚至可能导致视网膜受损。虽然大多数人知道长时间盯着手机或平板电脑屏幕看会导致眼睛疲劳,但他们不知道这部分是因为这些设备发出的光具有不自然的光谱。


其中蓝光强度过高。长时间每天反复接触这样的光可能会成为一个真正的问题。有证据表明,长期接触蓝光不仅会损害我们的眼睛,还会对博物馆陈列的物质对象造成永久性和不可逆转的损害:文件、照片、纺织品和绘画作品等。


科学家们发现,长时间接触博物馆LED灯泡散发出的蓝光会让梵高鲜艳的黄色向暗淡的棕色转变。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EInk电子纸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产业新闻-电子纸产业联盟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news.epaperia.com/post/431.html

相关文章

|产业新闻|【9.28/北京】后移动支付时代的风口在哪里?这场NFC研讨会诚邀您的参与!

|产业新闻|【9.28/北京】后移动支付时代的风口在哪里?这场NFC研讨会诚邀您的参与!

导  读9月28日(周二)下午,意法半导体将在北京中关村皇冠假日酒店举办意法半导体NFC研讨会。如果说哪种通信技术最广为人知、应用最为广泛,NFC一定榜上有名。近些年来,NFC技术逐渐成为中高端智能手机的标配,在移动支付领域带来了...

|产业资讯|远低于NB-IoT功耗,无源物联网才是实现千亿级IoT连接的“杀器”!

|产业资讯|远低于NB-IoT功耗,无源物联网才是实现千亿级IoT连接的“杀器”!

作者:赵小飞物联网智库 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和出处导  读供电受限是未来数百亿物联网节点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随着物联网场景的快速扩大,更加节能甚至无源的物联网技术成为重要发展方向,其中能量收集技术这一方案再次得到业界关注。供电受限是...

|行业相关|射频标签应用场景与RFID芯片的选择

|行业相关|射频标签应用场景与RFID芯片的选择

由于射频应用场景的环境及识读设置不同,RFID标签芯片也有不同的选择。一、物流RFID标签芯片的选择航空RFID行李标签、快递RFID标签与行李、货物结为一体,受到行李、货物的影响RFID标签的频谱曲线产生漂移:如,ABS行李箱可以产生20...

|行业新闻|电子纸产业要闻回顾 2021年11月

|行业新闻|电子纸产业要闻回顾 2021年11月

阅读导航1元太E Ink携手冠捷 共推25.3吋四色电子纸看板2电子纸—助力碳中和愿景下的绿色城市3墨案MIX7发布,216g装下图书馆,阅读更从容播4E Ink 显示器及其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01元太E Ink携手冠捷 共推25.3吋四色电...

电子纸芝士沙龙——智慧城市应用介绍 2021/12/8

电子纸芝士沙龙——智慧城市应用介绍 2021/12/8

在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电子纸已广泛应用于各个场景。或许您不经意间发现家门口的公交站台似乎和电视机、显示器显示出来的效果不太一样;盒马鲜生里面的价格显示牌原来是会动的;地铁里面的拉手广告也是可以变化的,而且还是彩色的!当前,银行、各大运营商营...

创无纸境——沉浸式电子纸创新应用体验馆 欢迎您!

创无纸境——沉浸式电子纸创新应用体验馆 欢迎您!

来了!来了!先上图!在此,首先感谢广大成员单位的献计献策、共同参与与大力支持!再上图! 历时6个月的从无到优,秉承电子纸产业创新基因,原创3D视觉与电子纸应用场景相结合,打造电子纸产业首个沉浸式电子纸创新应用体验馆——创无纸境,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