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产业新闻 > 正文内容

|行业资讯|复旦大学团队再发柔性电子领域里程碑式成果

epia4年前 (2021-09-08)产业新闻2707


2021年3月11日,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彭慧胜领衔的研究团队成功将显示器件的制备与织物编织过程实现融合,在高分子复合纤维交织点集成多功能微型发光器件,揭示了纤维电极之间电场分布的独特规律,实现了大面积柔性显示织物和智能集成系统

相关研究成果以《大面积显示织物及其功能集成系统》(“Large-area display textiles integrated with functional systems”)为题在线发表于《自然》(Nature)主刊,审稿人评价其“创造了重要而有价值的新知识”。彭慧胜、陈培宁为该论文通讯作者,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博士研究生施翔、硕士研究生左勇以及工程与应用技术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翟鹏为第一作者。
不到半年,再发Nature!
2021年9月1日,复旦大学彭慧胜团队在高分子纤维器件领域取得新进展发现了纤维锂离子电池内阻与长度之间的双曲余切函数关系,有效解决了活性材料和纤维电极界面稳定性难题,连续构建出兼具高安全性、高性能的新型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
高安全性的纤维锂离子电池织物为手机无线充电
相关研究成果以“Scalable production of high-performing woven lithium-ion fibre batteries”为题,于2021年9月1日发表在Nature上,审稿人评价这个工作是“储能领域和可穿戴技术领域的里程碑研究”(“landmark research not only in energy storage but also in wearable technology”)和“柔性电子领域的一个里程碑”(“a milestone towards the prevalence of flexible electronics”)。高分子科学系博士生何纪卿路晨昊为共同第一作者。
作为现代电子设备的“心脏”,以锂离子电池为代表的储能器件是现代电子工业和人们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年来,智能电子织物可实现器件功能、纺织方法、织物形态的有机融合,兼具智能、柔软、适应复杂形变、透气导湿等优点,是未来可穿戴等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
彭慧胜团队从2008年开始研究新型柔性电池系统,在2013年提出并实现了新型纤维锂离子电池,为满足智能电子织物等可穿戴设备的能源供给需求提供了新的有效路径,有望推动传统纺织制造和物联网、人机交互、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快速融合发展。
图4. 可穿戴线状锂离子电池织物示意图
经过最近几年国际学术界的共同努力,纤维锂离子电池取得了系列积极进展,但仍然面临一些重大难题,限制了它的实际应用。一方面,过去人们通常认为纤维锂离子电池越长其内阻就越大,很难实现较长的纤维锂离子电池;另一方面,面向块状锂离子电池的成熟生产体系很难适用于纤维锂离子电池,国际上纤维锂电池的连续化制备研究几乎是空白。迄今为止报道的纤维锂离子电池长度往往在厘米尺度,基于整体质量的能量密度也比较低(如<1 Wh/kg)(图1 a)。
彭慧胜团队在研究纤维锂离子电池连续化制备的过程中意外发现,纤维锂离子电池内阻随长度增加而降低,进一步探究发现纤维锂离子电池的内阻与长度呈双曲余切函数关系,即随着长度的增加内阻先降低后逐步趋于稳定。使用导电率较高的纤维集流体,有利于降低纤维锂离子电池的内阻(图1 b)。上述关系规律得到了系统的实验验证,为纤维锂离子电池的连续构建奠定了理论基础。
图1:a) 连续的纤维锂离子电池可以有效满足各种电子产品的用电需求;b) 纤维集流体电导率对纤维锂离子电池内阻和长度关系的影响。
进一步,彭慧胜团队发展出了高效负载纤维锂离子电池活性材料的连续化方法,有效解决了聚合物复合活性层与导电纤维集流体的界面稳定性难题,并通过自主设计和建立面向纤维锂离子电池连续构建的标准化装置(图2 a),实现了活性材料在千米级光滑纤维表面的高效负载和精准调控,获得到了高负载量、涂覆均匀和容量高度匹配的正、负极纤维材料(图2 b)。进一步将正极纤维和包覆隔膜的负极纤维进行缠绕组装,并进行有效的封装,最终实现了高性能纤维锂离子电池的连续化制备(图2 c-f)。
图2:a) 分别为纤维锂离子电池连续化制备装置;b) 纤维锂离子中电池活性材料的高效连续涂覆;c-f) 纤维锂离子电池的连续化组装。
纤维锂离子电池的容量随长度线性增加。长度为1米时,纤维锂离子电池容量为25 mAh,可以为心率监测仪和血氧仪等商用可穿戴设备提供超过2天的使用电能。基于整体质量的能量密度超过85 Wh/kg。同时,纤维锂离子电池具有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循环500圈后,电池的容量保持率仍然达到90.5%,库伦效率为99.8%。即使在曲率半径为1厘米的情况下,将纤维锂离子电池弯折10万次后,其容量保持率仍大于80%。进一步通过纺织方法,获得了高性能和高安全性的大面积电池织物(图3 a-e)。
高安全性的纤维锂离子电池织物,耐水洗展示
刀片刺穿破坏实验
如果将电池织物和无线充电发射装置集成,可安全、稳定地为智能手机进行无线充电(图3 f-h)。此外,研究团队通过将纤维锂离子电池和纤维传感器与显示织物集成,实现了智能织物系统对人体汗液中钠离子和钙离子浓度的实时监控和信号传输与显示,为后期相关医疗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图3:a-e) 通过纺织方法获得高性能和高安全性的纤维锂离子电池织物;f-h) 纤维锂离子电池织物为智能手机进行无线充电。
纤维锂离子电池织物为智能手机进行无线充电
从新现象到新规律,到连续构建关键技术的突破,到几乎所有核心设备的自主研发,再到工程化连续制备路线的不断提高……团队从未止步。通过十多年持续不断的深入研究,已经把纤维电池从实验室样品发展到了产品模型,特别是实现了高安全性纤维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连续化构建,并致力于推动纤维电池和织物系统的规模化应用研究。“我们特别期待锂离子电池领域产业界的合作者加入进来,在较短时间内有效解决新型电池体系在生产和实际应用中面临的各种问题”,研究团队对纤维电池的未来发展充满期待。
该研究得到了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上海市科委等项目支持。

文章来源 | 高分子科学前沿、复旦大学,小柯化学等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柔性电子创新中心

扫描二维码推送至手机访问。

版权声明:本文由产业新闻-电子纸产业联盟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news.epaperia.com/post/27.html

相关文章

|产业新闻|【9.28/北京】后移动支付时代的风口在哪里?这场NFC研讨会诚邀您的参与!

|产业新闻|【9.28/北京】后移动支付时代的风口在哪里?这场NFC研讨会诚邀您的参与!

导  读9月28日(周二)下午,意法半导体将在北京中关村皇冠假日酒店举办意法半导体NFC研讨会。如果说哪种通信技术最广为人知、应用最为广泛,NFC一定榜上有名。近些年来,NFC技术逐渐成为中高端智能手机的标配,在移动支付领域带来了...

|联盟活动|“芝士沙龙”拉开深耕产业服务序幕

|联盟活动|“芝士沙龙”拉开深耕产业服务序幕

9月23日下午,电子纸产业“芝士沙龙”顺利举行。电子纸产业联盟秘书处左强通过线上与来自电子纸上下游产业链超过200位企业的嘉宾进行了电子纸科普,分享了电子纸技术及应用的发展历程、应用现状及典型案例和未来热点。 自今年2月26日正式...

|产业资讯|电子纸发明专利中国占比近8成

|产业资讯|电子纸发明专利中国占比近8成

近年来,随着新零售、新教育、新办公等细分领域的智慧化推进,以及上游产业链的协力,电子纸的各类技术应用市场快速成长,规模不断推高。根据洛图科技(RUNTO)预测,2021年,全球电子纸显示市场规模将达113亿美元,到2025年将突破700亿,...

|联盟动态|创无纸境电子纸互动体验馆展品征集

|联盟动态|创无纸境电子纸互动体验馆展品征集

在广大联盟成员单位的大力支持下,首个创无纸境电子纸互动体验馆基础建设阶段已经竣工,现开始征集成员单位的相关展品入驻各个展馆,企业名称、二维码、名称、品牌等将与整个体验馆做融合互动展示。当前展馆覆盖领域为:智慧新零售、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

|行业新闻|一文彻底读懂无源物联网,它为啥能成新风口?

|行业新闻|一文彻底读懂无源物联网,它为啥能成新风口?

都说这是一个万物互联时代,这些终端“上线”、“聊天”便不是难题,但真的世间万物都能接入网络吗?这显然是不能的!快递包裹、服装等很多都有在线管理的需求,但它们,目前没有资格申请加入群聊。这是为什么?我们知道,每一个在线的物件,必须要有电力的支...

最新观点丨中国显示技术将如何发展?行业专家共话显示产业发展机遇与责任担当

最新观点丨中国显示技术将如何发展?行业专家共话显示产业发展机遇与责任担当

12月7日下午,由人民网主办,合肥新站高新区管委会协办,维信诺支持的2021人民财经高峰论坛“创视界 新未来”分论坛成功举办。来自政企学研的众多嘉宾齐聚一堂,通过交流研讨与开放合作,共话显示产业发展机遇与责任担当。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液晶...